对虾病毒病发病初期确诊后的治疗措施

病毒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有报道卤族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可使游离的对虾病毒大分子(如WSSV)失去感染活性。但病毒病的发生往往是水质变差、池塘微生态系统失调的标志,细菌等病原也可能并发感染养殖对虾。所以,病毒病发生初期,应从重建池塘微生态平衡、杀灭游离病毒大分子、切断继续感染途径(如将病、死虾捞起)、防止细菌等病害并发入手进行治疗。

(1)病毒病发生初期的一般操作措施

①控制投料,减料,甚至停喂,直至水质改良,对虾食欲增强为止。

②全面持续启动增氧机。

③使用化学增氧剂、底质改良剂和中草药等,降解水中有毒物质。

④使用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如益海金碘、三黄粉等进行水体消毒,可连续2—3天。一方面可以杀灭游离的病毒大分子,使其失去感染活性;另一方面抑制细菌等病害,防止并发细菌疾病。

⑤消毒1—2天后,肥水培养浮游微藻,培养时可适当添加糖类物质(低聚糖600或免疫多糖600);若浮游微藻也发生了变化,从藻相较好的池塘中引进塘水进行培养效果较好。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等修复池塘微生态平衡系统。

⑥坚持每天打捞病虾,清理死虾,切断其主要的摄入(病、死虾)性感染途径。

(2)针对不同病毒采取相应措施

①传染性皮下组织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感染该病毒的对虾已无治疗价值,确诊后用漂白粉杀灭,尸体移出养殖区,用漂白粉覆盖后掩埋处理。彻底清理池塘,休整,重建池塘平衡系统后才进行养殖生产。

②对虾桃拉综合征:在采取综合性操作措施的同时,可内服解毒强体类药物。

a、拌料饲喂营养强化剂,如对虾多维(水产电解多维)、健力素和硬壳素等,增强免疫抗病力。

b、拌料饲喂抗毒解毒剂,如虾康素、本草精华素和中药复方制剂等,扶正祛邪,逐瘀解毒。

③对虾白斑综合征、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病:

a、拌料饲喂水产电解多维、维C或中草药(黄芪、甘草等),提高对虾免疫力和抗病力。

b、拌饵饲喂作用于病原体药物,如三黄粉等多种中草药的复方制剂,可强肝利胆,逐瘀排毒。

上一篇:牛胃里有铁丝怎么办?
下一篇:细菌性疾病及防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