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山东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微生态制剂

新闻中心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山东益海生物

公司地址:山东泰安岱岳新兴产业园

招聘电话:13053801315

电  话:0538-8503323 

传  真:0538-6135021

网  址:www.yihai.net.cn 


微生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微生态

发布日期:2023-01-17 作者: 点击: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环境和养殖水域的水质日趋恶化,制约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为此,有关渔业主管部门开始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所谓健康养殖,就是通过投放无疫病苗种,采用合理养殖模式并加强对投入品的管理,控制养殖环境等技术措施,使养殖生物保持最良好的生长和发育状态,以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


  使用微生态制剂是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解剂、益生素、促生素、增生素、生菌素等,它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利用从养殖动物体内或其生活环境中分离出来的有益微生物,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和低成本等特点,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养殖对象自身的免疫力,维持养殖生态平衡。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


  按照用途,微生态制剂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体内微生态改良剂,将其添加到饲料中用以改良养殖对象体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应用较多的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EM菌等;另一类是水质微生态改良剂,将其投放到养殖水环境中以改良底质或水质,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EM菌等。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细菌。其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生物素、类胡萝卜素、辅酶Q等生理活性物质。该细菌能吸收水体中的氨氮、亚硝基氮、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抑制病原菌生长。将固定光合细菌用于中华绒螯蟹的人工育苗中,当其质量分数为(1.5~2.5)×109个/mL时,氨氮和亚硝基氮的去除率在90%左右,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明显下降,并且蟹苗的成活率也比对照组提高了15.7%。笔者曾做过试验,在饲养中华绒螯蟹的池塘内施用光合细菌,每千平方米放蟹种750只,每15~20d施用一次光合细菌,整个养殖周期未施用任何鱼药,池塘保持水质清新、底质良好,且未发生病害。


  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是普遍存在的一类好氧性细菌。该菌能以内孢子的形式存在于水生动物的肠道内并分泌活性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可有效 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水生动物生长;它也可以通过消灭或减少致病菌来改善水质;芽孢杆菌还可以分解并吸收水体及底泥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机物以改善水质和底质。刘克琳、何明清等用芽孢杆菌的添加量为1×107个/g的饲料对鲤鱼进行生长及免疫功能试验,结果试验组的体重增长比对照组提高11.8%,饲料系数下降0.24;试验组鲤鱼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生长迅速,T、B淋巴细胞成熟快、数量增多,产生的抗体增多,免疫功能增强,肠粘膜也出现有利于增重、防病治病的生理变化。


  利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复合制剂进行养鱼池有机污泥的分解试验,有益菌的质量分数为(1.5~4.5)×106个/L。1个月后,池底原有厚3~125px的有机污泥被分解,鱼类的生长明显加快。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统称,属于自营性细菌的一类。亚硝化细菌将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氮,硝化细菌能将亚硝酸盐氧化为对水生动物无害的硝酸氮。硝化细菌主要与其它细菌一起制成复合微生态制剂。笔者曾试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处理泥鳅的养殖废水,24h后,化学需氧量下降80.6%,亚硝基氮的去除率达90.2%,氨氮的去除率达98.5%。


  反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由具有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种群组成,主要是把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转变成氮气而释放出来,多用于处理底泥。在养殖池底层溶解氧低于0.5


  mg/L、pH值8~9的条件下,反硝化细菌能利用有机物中的底泥作为碳源,将底泥中的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氮气排入大气中。反硝化过程能大量消耗池塘底层的发酵产物和沉积于底层的有机物,使底层污泥中有机物和硝酸盐的含量迅速减少,有效防止气候突变引起的水质剧变。


  乳酸菌


  乳酸菌是一种能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它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致病菌的增殖、有机物的腐败。乳酸菌可以分解在常温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使有机物发酵转化成对动、植物有效的养分。


  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群属于真菌的单细胞生物,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将溶于水的糖类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可利用糖类作为碳源进行发酵和繁殖酵母菌体。所以酵母菌能有效分解溶于池水中的糖类,迅速降低水体中的生物耗氧量。吴


  伟等在试验中利用假丝酵母处理水体中的亚硝基氮时,亚硝基氮的降解速率达0.036


  mg/L·h,并发现水体中亚硝基氮的含量、化学需氧量及钙与镁的比例对其降解率有影响。


  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


  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属好气性菌群。它能从光合细菌中获得基质,产生各种抗生素及酶,直接抑制病菌,促进有益微生物增殖。放线菌和光合细菌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它还能分解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纤维素、甲壳素,有利于动、植物吸收。吴伟等(2000)在试验中利用诺卡氏菌处理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氨氮的最大去除率达到3.5mg/L·h。


  硫化细菌


  硫化细菌是一种能将无机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的自养型细菌,并从氧化无机硫中获得能量。硫化细菌广泛分布于池塘底泥和水体中,其氧化作用提供了水生植物可利用的硫酸态的硫元素,降低池内硫、硫化氢的含量。


  EM菌


  EM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是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的微生物群落,它们能通过共生增殖关系组成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EM中的有益微生物经固氮、光合等一系列分解、合成作用,可使水中的有机物质形成各种营养元素,供自身及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维持养殖水环境的平衡。另外,EM菌还能在肠道内形成优势菌群抑制大肠杆菌的活动,并促进机体对饵料的消化吸收,使排泄物中的氨氮含量减少,起到净化水质、促进生长的作用。笔者曾试验,在罗氏沼虾养殖池中施放EM菌,每隔20d施一次,施放后水体中的溶氧量基本稳定在5mg/L左右,养殖水质保持良好,未发生危害性虾病,试验组罗氏沼虾上市的时间比对照组提前10d以上,单产提高10%。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


  动物胃肠中的大量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系是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常菌群像一道屏障,保护宿主的健康生长。当正常菌群占优势时,会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宿主抗病能力。微生态制剂正是通过调节宿主体内的微生态结构,使其在微生态平衡的系统下表现出最佳的生理状态和最快生长发育,具有最高的抗逆性。


  调节宿主体内菌群结构,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减少和预防疾病


  1、促进有益菌形成优势种群


  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微生物在动物肠道内形成了一个微生态平衡系统。正常情况下,肠道内优势种群为厌氧菌,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只占1%左右。如果专性厌氧菌减少,失去优势种群地位,则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引起各种肠道疾病。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使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专性厌氧菌数量增加,恢复优势种群,起到调节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2、生物颉抗


  动物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对病原微生物有颉抗作用,这些


  有益微生物可与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物质和生态位点,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益菌还通过分泌抑菌物质抑制病原菌增长,例如乳酸菌分泌细菌毒素、过氧化氢、有机酸(包括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等物质,可使肠道环境pH下降,抑制有害病原微生物生长。


  3、生物夺氧


  大量研究表明,一些需氧菌微生物特别是芽抱杆菌能消耗肠道内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失调的菌群平衡恢复到正常状态。


  消除污染物,净化环境


  养殖水域底部常常积累大量的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这些物质往往导致水质败坏使水产动物受到毒害。微生态制剂中的微生物具有氧化、氢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及固氮等作用,能将上述有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不仅净化了水质,还能为单胞藻的繁殖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藻类的繁殖。目前比较常用的水质调节剂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抱杆菌等。光合细菌具有独特的光合作用能力,能有效地利用水中过剩的有机物作为自身繁殖的营养源,迅速分解水中氨氮、硫化氢、酸类等有害物质,从而改善水质,增强鱼类的抗病力。


  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1、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具有活性较强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能极大地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消化吸收和动物生长发育。


  2、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微生态制剂,其菌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为动物补充营养。其中光合细菌粗蛋白含量高达65%,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泛酸、生物素、叶酸、类胡萝卜素、钙、磷和多种微量元素、辅酶Q等。


  3、一些微生物在发酵或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有益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促生长素之类的生理活性物质,促进生长发育。


  防止有毒物质的积累,保护机体不受毒害动物机体在受到某些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内动物肠道中微生态平衡失调,导致体内菌群比例失调,需氧菌增加,并使蛋白质分解产生胺、氨等有害物质,动物表现为病理状态。有些益生菌如某些乳酸杆菌、链球菌、芽抱杆菌等,可以阻止毒性胺和氨的合成。多数好氧菌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帮助动物消除氧自由基。有些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如芽抱杆菌在肠道内可产生氨基氧化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类,从而降低血液及粪便中氨、吲哚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改善养殖环境。


  刺激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微生态制剂是很好的免疫激活剂。动物口服益生菌后,调整肠道菌群,使肠道微生态系统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活化肠粘膜内的相关淋巴组织,使抗体分泌增强,提高免疫识别能力,并诱导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产生细胞因子,通过淋巴细胞再循环而活化全身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


  【水产微生态制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取代抗生素,为健康养殖和绿色水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时间短,许多产品和使用技术尚不完善。


  养殖者将其看成保障水质,预防疾病的法宝;厂家看中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的商机,纷纷跻身于这一领域;科研人员也很重视,关于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成果不断的被发表。面对这一良好局面,很少有人能冷静地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加以重视,防微杜渐,将引发严重的后果。


  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


  从抗生素应用实践表明,一种新产品的安全性评价需要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对微生态制剂的毒副作用等问题未见报道,往往表明我们对此缺乏了解,并不能表明不存在问题。换言之,微生态制剂的天然性并不能从逻辑上保证其安全性。事实上,大多数微生态制剂并非单纯制品,常含有培养基残留物,无机盐,防腐剂,稀释剂等,大多属于未知成分,因此发酵菌种,杂菌污染,培养基原料,酶的化学性质,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此外,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很多菌种在投产前及生产过程中缺乏生物学,遗传学特征的检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具体而言问题包括多个方面,选用菌种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严格的驯化,可能对水产动物和人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菌种存在变异,而大多数生产企业在生产中没有监控细菌变异的条件和技术,产品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缺乏对菌种可能的代谢产物的系统研究,一株现在无毒副作用的菌种也无法保证其长期的安全性;在进行微生态制剂的新品种开发筛选菌株时常有偏重于产生抑菌物质的倾向,病原菌长时间与其解除有可能产生抗性,这种取向不加以关注,有可能重蹈抗生素应用的覆辙。


  过高估计微生态制剂能力而产生依赖性


  很多养殖者对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不甚了解,以为微生态制剂是由活菌组成,数目庞大,且繁殖快,改善水质和提高抗病性的能力无限,因而随意扩大养殖密度,增加投饵量,对养殖塘疏于管理。


  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及消毒剂混用


  一些养殖者在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出于对水产动物疾病的恐惧,习惯于运用抗生素或消毒剂进行双重预防,以为可保万无一失,殊不知抗生素及消毒剂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也将由活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破坏殆尽。


  运输及储存不当导致活力下降


  微生态制剂的运输和储存是商家和养殖者最容易忽略的环节,往往随意堆放,而各厂家说明书上要求的存储条件也不一致,有的要求干燥,避光,冷储,有的称可室温保存,令使用者莫衷一是,造成混乱,孰不知环境因素对菌株的活性影响巨大。


  一般来说,若将微生态制剂存储于温暖,潮湿的环境,细菌在储存的过程中就开始繁殖生长,到使用时细菌可能大部分已进入衰败期。进一步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极其有限;若暴露于强光,高温等恶劣环境,可直接导致细菌死亡,其活菌数则将大打折扣。将保管不当的微生态制剂投入水体,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污染水体,影响养殖动物的食欲。


  微生态制剂生产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水产微生态制剂发展的时间较短,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生产厂家难免龙蛇混杂。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小厂混迹其间,其技术,设备,工艺落后;生产的微生态制剂实际活菌数达不到说明书上表明的数量;同一批产品出厂时细菌所处的生长期参差不齐,有的细菌已处于衰败期,活力有限;微生态制剂活菌检测采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法无法可观,准确的反应活菌数量;产品说明书中有效期不统一,从一年到三年不等;很多问题在说明书中找不到答案而具有盲目性;部分厂家的广告推介存在夸大,有误导嫌疑。种种问题使水产微生态制剂的质量难有保障。


  微生态制剂基础研究缺乏


  我国水产微生态制剂发展晚,还有很多基础问题有待解决。水产上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很多是在为人类或其他动物设计的产品基础上改良而成,菌株并不一定完全适合在水产动物消化道和养殖水体中增殖。迫切需要培育出适合水生动物的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的活性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酸度,机械摩擦和挤压以及室温条件下的存储等,菌种的稳定性难有保障,影响研究非常必要,然而纵观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微生态制剂方面的文章,大多是生产中的应用和相关的综述,而有关微生态制剂基础及更深入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众多的科研人员热衷于做简单重复的工作,不能不说是对我国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本来我国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起步较晚,如果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将严重阻碍我国水产事业的发展,被国外远远甩在后面。


  微生态制剂使用不当


  养殖户对微生态制剂一知半解,或者受广告宣传的影响,简单的认为使用微生态制剂只要向池中泼洒就可以了,全不管是何种制剂,使用时有什么具体要求,表现出随意性。事实上,微生态制剂是由活菌组成,其作用的发挥与细菌的数量有直接关系,随意减少剂量,将难以形成种群优势;而超剂量的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况且微生态制剂必须在水体中大量增殖后才能发挥作用,这需要几天时间,问题严重时再用,难以立马见效,往往引起资源的浪费和巨大经济损失。


  【水产微生态制剂的科学使用】


  如今我国微生态制剂虽在水产养殖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仍是显而易见的,要想水产微生态制剂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正确认识和使用水产微生态制剂变得十分关键。


  安全性


  许多微生态制剂源于环保制剂,当应用于水产养殖时,应注意菌株的特异性,考虑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如假单胞菌中的荧光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鱼类就是病原菌。目前,除光合细菌外,其他的微生态制剂尚无国家统一的产品标准。国内生产厂家众多,产品难免鱼龙混杂,所选的菌种应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严格的驯化,防止对渔业生产和人的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应选择那些有研发实力,技术成熟的生产厂家的产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针对性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应用于水产上的微生态制剂产品不是很多,根据其在水产殖中的应用大致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改良水质的,即水质微生态调控剂;另一类是内服以提高鱼类抗病力的,即饲料微生态添加剂。不同种类的微生态制剂其针对性和作用效力不尽相同。高浓度的光合细菌增氧效果最佳;EM菌和硝化细菌消除氨氮效力最高;芽孢杆菌有明显的降低亚硝酸盐的作用;EM菌有助于提高水体的pH。实际应用时,应该根据具体的要求,合理选择微生态制剂,发挥它的最大效力。近年许多学者和生产厂家试图利用不同菌株的不同特性,将多种菌株培育后复合,以期发挥他们的综合效果。但由于不同菌株的生长,繁殖条件不同,同一环境条件难以同时满足所有复合菌株发挥作用的要求,其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实效性


  1、注意微生态制剂的质量


  使用微生态制剂时,一定要注意菌体的数量和活力,一般要求每毫升含3亿个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要强。试验表明,随着微生态制剂保存期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其作用效果明显降低。所以除应注意妥善储存外,还应尽早使用,制剂的颜色和气味发生明显变化,则可能意味着菌体已开始死亡腐败,尽量不要再使用。


  2、除了注意保持原有产品中菌体活性外,还可采取适当的活化措施提高菌体的活性,增强使用效果。使用粉剂时,最好用池塘水浸泡30分钟左右,再泼洒;芽孢杆菌在保存期间以芽孢的形式存在,可通过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活化,增殖,然后泼洒;光合细菌可用沸石粉吸附后再进行泼洒;使用EM菌时最好按1∶1的比例加入糖蜜红糖水,搅拌均匀后放置半小时左右,促进菌体活化。


  3、降低环境因子的不良影响


  各种环境因子都可能对微生态制剂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应把不良影响降到最小,选择适宜的水环境,一般控制pH6-8,水温15-35℃,水体溶解氧2㎎/L以上。当然,不同菌株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阴雨天使用光合细菌效果不明显;亚硝酸盐和pH偏高的水体,使用芽孢杆菌制剂的效果不明显;pH值低于7或者高于8.5的水体,以及溶解氧含量低的水体,不利于硝化细菌的生长;光对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使用微生态制剂前,应测定有个水环境因子的指标,依此选择相适应的微生态制剂,并通过改进措施,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4、把握最佳的使用时期


  由于微生物制剂起效具有滞后性,要挥发微生态制剂的治本防治作用,就必须提前使用。尤其是在幼苗开食,食性转换,季节变化,鱼病高发等关键时期,提前使用微生态制剂,才能够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5、掌握准确的使用周期


  微生态制剂进入水产动物体内或者水体环境中,有益菌的数量具有先增后降的生长周期,其长短与菌群种类,密度,水体肥瘦,有害菌的数量等密切相关,一般为20-30天。所以在应用中应参考水体的透明度以及水质化学指标,及时调整,


  6、寻求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好坏是决定微生态制剂效果的关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协调好与其他技术措施的关系,禁止与抗生素,杀菌化学药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杀虫剂等同时使用,在施微生态制剂后的生长周期内,尽量不使用化学药物,不换水;此外应按照“交叉交替”原则进行使用,即根据不同的养殖期,不同的水质要求,交叉使用不同类型的微生态制剂,通过外用与内服相结合,泼洒与拌饵的交替使用,不仅使有益菌在养殖环境中形成优势菌群,而且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也成为优势菌群,保障水产养殖动物始终处在健康的生长环境中。


  规范性


  很多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使用不规范引起的,要想微生态制剂这一市场协调发展,应加强该领域的宣传和管理,可以对从事水产养殖业的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使他们对微生态制剂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保证和监督厂家生产规范,且在做广告推介时,不允许任意夸大其微生态制剂产品的作用,以免误导养殖户;不同的微生态制剂,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因此对微生态制剂的储运管理必须强调个体化原则,根据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


  中药防治动物疾病的历史源远流长。中草药与微生态制剂混合使用对动物的免疫作用主要是通过保护胃肠道而降低腹泻率,两者配伍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微生态制剂与中药的配伍优势】


  (1)中医学从宏观上来认识把握生物机体的生命动态平衡,这与益生素调节生物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有共通之处,使得中草药和益生素有机结合在一起。


  (2)中草药可以促进益生菌的增殖。中草药中含有活性多糖、寡糖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促进动物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


  (3)中草药中的酸均为有机弱酸,有


  pH


  缓冲剂的作用,能维持pH稳定,这也为益生菌的增殖提供了适宜的pH生存环境。有研究表明,阿胶、五味子、枸杞等能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陈皮、山萸肉、栀子、贯众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而对乳酸杆菌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4)益生菌可以促进中草药的吸收利用。服用甘草后,具有抗过敏、抗炎症等类固醇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并不能直接被机体吸收,而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其含糖部分被切去形成苷元,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中发挥其药理作用。


  (5)目前,益生素和中草药配伍使用已有成品,如某公司生产的益生素中草药复合制剂,该复合制剂能有效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其抗球虫效力达到中等水平,与对照药物相比,优于同类药物敌球灵和盐霉素。


  中草药和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生素替代品,受到养殖业的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中草药与益生素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不断加强,它必将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生态制剂与中药配伍使用注意事项】


  (1)益生素所用菌种很多,而中草药种类也非常庞大。应筛选能够配伍使用的益生素菌种和中草药品种,使二者协同应用于畜牧养殖中。


  (2)中草药中有十八反十九畏的条件性配伍,注意不同中草药间的配伍性。


  (3)针对动物的不同生理阶段,选择不同的中草药。


本文网址:http://www.yihai.net.cn/news/1376.html

相关标签:微生态,微生态制剂,微生态预混料

最近浏览:

在线客服
分享 一键分享
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姓名
联系人
电话
座机/手机号码
邮箱
邮箱
地址
地址